創辦秘辛!張忠謀:如果不是他 政府不會投資台積電

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今天與《晶片戰爭》作者克里斯‧米勒進行世紀對談,透露當年創辦台積電的祕辛,張忠謀強調,當時政府是「心不甘情不願的投資者」,如果不是前經濟部長李國鼎力挺,政府當初也不會投資台積電。
天下雜誌今天舉辦「半導體世紀對談」, 邀請張忠謀與克里斯‧米勒,針對「全球晶片競爭與台灣的關鍵實力」進行對話,現場大咖雲集,副總統賴清德、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與總裁魏哲家、鈺創董事長盧超群、玉山銀行董事長黃南州等人都親自出席,還有美國、德國等辦事處也派代表與會。
張忠謀說,他閱讀《晶片戰爭》這本書,是「懷舊之旅」,書裡面的主角,他印象中有一半都過世了,不過他認為這本書裡面有一些需要「小小修正的地方」,裡面太過強調政府對台積電扮演的角色了。
他說,其實政府當初是扮演投資者,還是「心不甘情不願的投資者」,當時有個關鍵人物,就是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李國鼎,也是唯一相信他的人,才讓政府願意投資取得48%股權,好像是55億元新台幣,如果不是他,政府當初也不會投資台積電。
除了促使當時的政府支持,還有向外資及本土企業募資金,張忠謀指出,飛利浦當時是第二大投資人,因為他被交待說,要提高台灣投資人的信心,不得不拉飛利浦投資,當時飛利浦投資了28%,其餘24%至25%邀其他投資人。
台積電在1987年成立,但成立後的第七年,1994年台積電在台灣掛牌上市,他說,政府巴不得立刻賣光光,為了讓政府能夠儘快賣出股票,台積電因此到美國紐約去上市。後來飛利浦股票也降到7%,政府賣到剩6%,他就提醒不要再賣了,希望他們仍保留持股,這就是政府目前的持股。
當然,他說,台積電也有獲得政府其他的支持,最初是來自工研院裡的IC研究團隊,大約有120名工研院成員加入到台積電,成為核心小組的成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