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劭仁:追根究柢 別打模糊仗

王劭仁:追根究柢 別打模糊仗

西班牙米其林兩顆星名廚David Yarnoz日前來台,對旗下唯一海外分店推出新菜、加強訓練和糾錯,用生命做菜而且一直是創業家的他,在管理大小細節所直指的問題,真是準確又精闢得嚇人,還提出很多料理人鮮少強調的經營面建議,也從數字中挑出在酒促、來客數和早餐轉帳而造成判斷錯誤等貓膩。

同時,David Yarnoz要求要有整體市場表現和預測的執行,並與報表數字進行比較,更不停地走訪於競爭者的體驗及調查研究,還叮嚀再三,一定要把「不確定的模糊」化為「最根本的精準」。

Vagueness(模糊)在管理上有非常多的例子可以說明,例如,在員工離職率大幅提升的時候,第一時間就決定整體增加薪資結構、加碼訓練和舉辦員工旅遊;但追其究,卻可能是公司併購後主管之間的內鬥造成人心惶惶。在機場開設咖啡廳,用經驗法則在第一時間推出買一送一、聘雇賞心悅目的辣妹帥哥,或是以限量買咖啡送三明治來衝刺業績,卻沒看到最大的問題,是在餐廳內外真正讓客人在意的飛機時刻表,要解決客人的等待焦慮,該做的是增加App預點、外送餐點、送客人到登機口、或是在登機口增設販賣機等方法。

有公司業績多了40%,便決定馬上要帶全體員工出國旅行,公司上下充滿了驕傲和喜悅,卻沒看到幾個主要的競爭者平均業績,其實成長得更多。疫情結束,找了一流的公關公司又擴大行銷團隊的陣容,大張旗鼓地要進行下一波的品牌活動,卻忘了各種成本的逐漸失控、主管莫名的驕傲、團隊只會服務不會管理等等的問題,正躲在敲鑼打鼓的興奮之下,也慢慢窒息了公司的未來。

模糊關係的問題不只是在商業,在創意的學習和提升也是一樣。一項研究指出,有創意的人會有更大的容忍度,而且不會急著下結論。這說明了在商業的經營和創意能力的建構,都會因為過去的成功經驗和莫名的自以為是而變成決策的圭臬,造成我們常常無法對症下藥,而讓「不確定的模糊」繼續不確定、還是模糊。說穿了,做到追根究柢,才能真正精準處理問題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