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保費2.72萬元,繳費單只需繳272元」走過60年、曾是台灣第2大壽險公司,南山怎麼了?

0
「保費2.72萬元,繳費單只需繳272元」走過60年、曾是台灣第2大壽險公司,南山怎麼了?

回顧南山發展,60年前是由高雄世家陳啟清、味王創辦人陳雲龍於1963年合資成立,第1任總經理由「黨外祖師爺」郭雨新出任,當時董事會內還有台企銀前董事長陳逢源、台南紡織創辦人之一的吳三連。幾經轉手後,由美國國際集團(AIG)買下,以保障型商品為業務主力,最盛時期為台灣第2大壽險公司。直到AIG不堪金融海嘯虧損,才被迫出售這隻最賺錢的海外小金雞,當時也引來國內外多家金融機構搶標。

經歷兩次標售、多項附帶條件後,潤成才脫穎而出。回顧金管會批准潤成買南山時所開出5大條件:1、買方必須承諾保障保戶及員工權益;2、買方資金來源必須符合我國法令規定及財務健全性;3、買方必須有專業能力經營保險業;4、買方必須有長期經營承諾;5、買方必須有財務能力因應未來增資需求。

這12年來潤成幾乎都已做到,甚至投入更多。像是第5項,潤成除了一開始拿出21.6億美元(約台幣628億元)收購南山之外,又從2015年起對南山增資9次、累計1447億元。

如今,恐怕只有第1項「保障保戶與員工權益」還有商榷空間。尤其2018年南山人壽換耗資百億元的新核心系統「境界成就」,隔年卻爆發接軌不順的問題,保戶的保單被停效、保費錯帳等層出不窮,因而遭金管會懲處、董事長杜英宗停職、禁賣投資型保單,直到系統改善且經第3方驗證通過,但這4年多來改善進度遲滯不前。

今年4月底,一位林姓保戶還向本刊透露,原本今年應繳保費是2.72萬元,繳費單竟然只需繳272元。向公司反映,竟然只改以人工改帳。「要是我只繳272元,公司不就虧大?但真的這樣做,保單會被停效嗎?」南山則回應調查中,保單資訊系統已完成改善,一切措施均能確保保戶權益。

此外,業務員的承攬、雇傭爭議,也是南山長年未解的問題。概念上,承攬算是契約包商,雇傭才屬勞資關係,但南山工會理事長蔡坤穎表示,南山聲稱與業務員是「承攬」關係,卻以「雇傭」管理業務員。「我認為我是承攬,卻要接受公司業績考核;抽佣拿不到承攬制的比率,但雇傭制下公司應提撥的勞健保、退休金標準也沒有一致標準可循,至今不簽團體協約,難道要我們一個個打官司嗎?」據了解,目前南山業務員人數約3萬6000人。

上述爭議尚未能解決,但去年7月20日,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竟在受訪時直言:「南山再兩年多就準備上市」,屆時「股價可能業界數一數二。」同時間,業界也盛傳南山與中信金正洽談併購云云,當然又引發軒然大波。

(本文不開放合作媒體轉載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