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去世 享耆壽95歲 曾說「經營企業不是以賺錢為目的,而是讓所有人獲得幸福」

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今傳過世,享壽95歲,奇美集團今證實,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已於今天上午11時17分過世,目前許文龍家屬與奇美集團正在處理相關事宜。
針對外界詢問,奇美集團簡短表示「謝謝關心」,並表示「目前許創辦人家屬與奇美集團正在處理相關事宜,請給我們一點準備的時間,本集團將會盡速對外發布聲明稿,再次感謝。」
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31歲時創業,63歲把ABS做到世界第一,70歲成立奇美電子,成為全球面板第四大廠。但他最被人稱道的,是把企業打造成照顧員工的「幸福企業」。
許文龍曾說:「經營企業不是以賺錢為目的,而應使所有的人──包括員工、經銷商以及社會獲得幸福。」他在石油危機時,停止原料外銷,優先供應給台灣下游廠商,協助度過難關。1988年奇美是率先實行週休二日制的國內廠商。他也把營利所得拿來創辦奇美醫院與奇美博物館。
許文龍愛好藝術,每天拉琴、繪畫、雕塑,他向世人證明,真正受人尊敬的企業家,不是賺多少錢,而是對社會起了什麼示範作用。
曾說「正面看事情,世界會更美」
許文龍曾接受財訊雙週刊454期專訪,他說,現在社會最嚴重的問題是,自己思考的範圍一直縮小,回到家就打開電視、坐下來就是看報紙,以前沒報紙電視的時候,個人思考的範圍較廣,會想事情怎麼會這樣?現在不用想了,媒體已經幫你分析了,去學校考試考100分就好了,回家媽媽問你有沒有讀書?你考幾分?不會去想火車來了,這條鐵路是怎麼開的?現代社會變成沒有辦法回到原點思考。
現在很多人說環境或經濟不好,其實什麼時代都有這個問題,像我已經88歲了,我們那個時代(日本時代、戰爭時代),很多人連三頓飯都沒得吃,所以我認為現在是很好的時代,大家有飯可以吃、有房子可以住,沒工作的人也不是說真的沒錢!
經濟發展我不覺得有多差,你看數字也沒有很差,但是你要了解有錢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好命?人家說你1年賺100億、我1年賺100萬元而已,但是100億元是否就比較好命?不見得。一天到晚忙碌、應酬、回家被太太念,比較好嗎?我認為現在需要用另外一種價值觀來想事情。
現在應該從好的一面來看,而不是什麼事情都看壞的,對事情我都從好的一面來看,是社會進步才會這樣,台灣若沒進步,誰敢罵政府?
其實我每天都在「ㄊ一ˋ迌」(指玩樂),很多人說我好命,我只能說,如果我賺100元、員工也能賺到30元,自然他就會打拚,我公司的制度不是說誰在幫誰,是這個制度能讓你比較好命。
所有管理第一要想:要吃這個「頭路」,沒這份工作可以嗎?他如果想去別的地方找更好的出路,無論你用什麼方式來管都沒用;但員工若認為這份工作很好、沒有了不行,自然公司會產生一個好的文化,不是我訂一些文化你來照做,而是因和果相對的關係,現在常是倒果為因。其實我也不知道什麼是管理?只是從很簡單的道理來說:一家公司我給你的福利比較好,你自然會留下來。
我第一個規定不能叫員工是作業員,這是我的思想;第二,原本我是頭家、你是夥計,但是變成說我是老闆、你也是老闆,我們是平等的,頭一個做這種制度的就是奇美,每一個員工幾乎都是股東,只有大股東、小股東的差別,「水溝若清、水就會流」這麼簡單的事為何不做?我也不用常常管,當大家都在工作,若有人偷懶,不用我管,每個人都會互相監督,基礎做好的管理者就不會忙了!
現在社會最嚴重的問題是,自己思考的範圍一直縮小,回到家就打開電視、坐下來就是看報紙,以前沒報紙電視的時候,個人思考的範圍較廣,會想事情怎麼會這樣?現在不用想了,媒體已經幫你分析了,去學校考試考100分就好了,回家媽媽問你有沒有讀書?你考幾分?不會去想火車來了,這條鐵路是怎麼開的?現代社會變成沒有辦法回到原點思考。
(本文部分節錄自財訊雙週刊454期,不提供合作媒體轉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