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求增/供料無虞,製藥抗疫族群出列
產業新聞 2020-04-01 12:35:20 記者 蕭燕翔 記述
新冠肺炎疫情延燒,多數產業需求恐面臨經濟下行衝擊,但製藥產業多數屬於剛性需求,且台灣不少廠商還剛好搭上新冠肺炎可行治療方案的列車,成為全球關注焦點,另原料端備貨至少也一季無虞,成為今年業績展望相對明確的族群,代表公司包括原料藥廠旭富(4119)、製藥廠南光(1752)等都屬今年成長受期待個股,其餘如生達(1720)、健亞(4130)、瑩碩(6677)都有產品與防疫沾上邊,同樣受到關注。
【製藥產業的剛性需求】
業界也分析,過去流行病爆發期間,確實可能帶動特定藥品的備貨需求,但時間會隨疫情控制而回歸常態,此次新冠肺炎已被世衛確認為「全球性的流行病」,前次該組織使用該說法,是用於2009年豬流感,但此次影響幅度更劇,應該是百年首見。
【需求沒問題、供給端的挑戰逐步舒緩】
不過根據業界的估算,台灣製藥供應鏈的基礎原料或中間體,對中國的依存度最大,應該佔有50-70%以上的供給比重,來自印度與義大利等其他國家的供給相對有限。因此在農曆春節後,一度有廠商擔憂假設大陸封城封路情況沒法在一季解決,可能有部分基礎原料會有缺貨情形;但據業界消息指出,隨大陸3月初積極復工,目前多數原料都已恢復供應,且也未出現明顯的價格波動,僅有少數製劑廠的部分原料來自現還處封城中的印度,不過多數業者回報,平均原料的庫存都有3-4個月以上,也就是除非印度封城超過2個月,否則受影響不大。
【搭上防疫供應鏈 旭富/南光業績錦上添花】
其中第一家是原料藥廠旭富,該廠商近五年開始受到市場高度矚目,先是2015、2016年受到類風溼性關節炎原料印度對手停產影響,帶動轉單,業績出現第一波上攀的高峰,2017年雖因客戶庫存調整影響,一度陷入調整,2019年又有大麻二酚原料藥,成為全球少數有能力供應該產品的廠商,開啟另一波想像。
下圖:旭富近年HCQ原料藥出貨金額;資料來源:公司法說會
今年疫情的爆發,FDA最新緊急授權HCQ(羥氯奎寧)與CQ (氯奎)用於治療新冠肺炎,台灣也將其納入治療指引,旭富是全球HCQ主要的原料藥供應商,也是台灣唯一擁有該產品生產能力的廠商,現階段不僅原美國客戶增加採用,澳洲、紐西蘭、東歐、東南亞等國都有新增訂單,且國內在藥監單位整合下,下游製劑廠改用原料國產的機會也大增,也讓該公司在既有的業務即有機會再創高的基礎上,往上加乘,不排除全年營運有機會維持兩位數成長,續創高峰。
(圖說:右為南光董事長陳立賢、左為總經理王玉杯)
南光是另一個前景展望相對明確、備料也充裕的廠商,公司今年主要成長來自美國、中國及東南亞市場,其中美國抗生素針劑用量續增,順利的話,年中用於遺傳性血管水腫的孤兒藥,有機會取得美國藥證;另東南亞有指標抗癌藥物爭取當地標案,且中國、日本也都有新藥證到手可能,原公司的預期,就有機會全年營運維持兩位數成長,續創新高,且公司也盤點,原料備貨至年底無虞,現又被點名,可用於新冠肺炎合併治療的日舒(阿奇黴素),該公司也有能力生產,對業績也有小幅助益。
【新冠肺炎可行療法 健亞/瑩碩/生達沾上邊】
而台灣有能力生產日舒的廠商,除南光外,尚包括永信(3705)、中化(1701)、瑩碩等上市廠商,多數廠商生產以錠劑或膠囊為主,僅有瑩碩生產口服懸液,較有利老年人服藥;至於因日廠生產的抗流感藥物法匹拉韋(Avigan),也有臨床證實對新冠肺炎具備療效,台灣獨家代理商生達也受到關注,但該公司表示,因還未取得進口許可證,現階段若有需求,須採專案進口,若考量疫情的急迫性,疾管局釋出5千顆既有庫存的可行性較大。